化剂存在下使MQ硅树脂中的SiOH基与硅橡胶生胶分子链末端的SiOH基进行脱水缩合反应,可改进有机硅压敏胶的黏附性。催化剂可用氨水、有机胺、氢氧化锂等碱催化剂或醋酸、丙酸等弱酸性催化剂。其中,用醋酸作催化剂时有机硅压敏胶的各项性能较好,且重复性较好。
传统的MQ树脂大都是以六甲基二硅氧烷(MM)封端。聚硅氧烷侧链引入苯基可提高压敏胶的耐温性、与基材的相容性;引入乙烯基可改善压敏胶对胶带基材的附着力。为了增加MQ树脂的活性及与基材的相容性,用乙烯基、苯基封端剂代替部分MM,合成带甲基、苯基、乙烯基的MQ树脂。
在可视产品中对于压敏胶需要低粘力,可重复贴用,剥离无残胶,自润湿贴合(排气性)等要求,通常可以添加惰性硅油来满足,如RHODORSIL的47V1000等。
低粘力,可剥离的有机硅压敏胶并非都要含有硅橡胶生胶、MQ树脂,一些非传统意义的有机硅压敏胶(此类压敏胶里由于含有有机硅材料,故在本文中如此称呼)。一个可行的路径,是用带有聚硅氧烷基团的聚合物作为改性单体与传统的粘性单体(如丙烯酸异辛丙烯酸异癸酯)、内聚单体(如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进行聚合,以此路径制造的压敏胶具有高透过率、低的初粘力和相对较高的终粘力,非常适合用于光学产品的贴合;另一个途径是合成含有反应基团(双官能团)的有机硅,加入异氰酸酯,通过扩链,合成带有脲聚合物的压敏胶,再通过加入MQ树脂,惰性硅油来调整剥离力和自润湿性,此类压敏胶一般工艺比较简单,但需要对初始原料清活。第三类是将含有反应基团的有机硅与丙烯酸酯反应,制得可光固化的的压敏胶,调节分子量来达到不同的剥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