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常利用共混、共聚、嵌段、接枝等手段把有机硅和其他功能基团连接起来,来改善有机硅压敏胶的某些性能。例如欧洲专利报道的有机硅压敏胶中除了MQ树脂、硅橡胶等基本组分外,还加入了一种由二异氰酸酯与有2个反应性基团的聚有机硅氧烷反应制备的软、硬链段交替的热塑性共聚物。硬段来自二异氰酸酯部分,软段则由聚有机硅氧烷疏水部分和聚乙烯氧化物亲水部分组成。此胶明显改善了有机硅压敏胶的“冷流性”。
德国希尔斯股份公司通过接枝的方法来改善有机硅压敏胶的性能。它是在硅氧烷主链上接枝无定型聚α—烯烃。该胶可湿气固化,具有较高的粘接力、内聚力和热稳定性。
欧洲专利是在传统配方基础上加入油溶的金属盐做稳定剂来提高耐温性。产品能通过288℃老化实验。具体配方为:(A)MQ树脂,其中M/Q为0.6~0.9,(B)端羟基聚二有机硅氧烷,(C)稳定剂,一种油溶的稀有金属盐,例如:铈盐、镧盐等。加入的量为(A+B)总量的200~500×10-6,(D)有机溶剂。此胶在-150~200℃固化。
此外,还可通过共聚、共混制成热熔型有机硅压敏胶。它在近十年发展很快,例如DowCorning公司研制的一种热熔型有机硅压敏胶是由硅氧烷共聚体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组成,用苯基甲基硅氧烷作软化剂,所制胶带的剥离强度(粘不锈钢)4.8N·cm-1。
在有机硅压敏胶的固化方式上,也在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对紫外光(UV)固化””和电子束(EB)固化研究比较多。它具有无污染、低能耗和高效率等优点。其基本组分是:带烯键聚硅氧烷、可与烯键聚硅氧烷共聚合的单官能团烯类单体、MQ硅树脂、光引发剂、多官能团烯类单体交联剂和少量溶剂。由于PSA体系不含或只含少量溶剂,因此,辐射固化取消了溶剂型压敏胶高温烘干工序,也就避免了对一些热敏基材的破坏。
|